关键词:刺丝围栏
标题:青海湖畔的普氏原羚
围栏网多少钱一平米
来源:知乎
文章内容: 五十年间,普氏原羚从广布西北到偏安青海湖,成为中国*濒危的有蹄类动物之一。普遍认为围栏是目前限制普氏原羚恢复的关键原因。围栏到底对普氏原羚有什么影响?需要如何应对?
1871年前后,三十出头的俄国探险家普热瓦尔斯基在鄂尔多斯采集到一件动物标本。这件标本被误认为是藏原羚,直到1888年才发现角长得不一样,向后延伸、角尖向内对弯,于是起名普氏原羚。
图1.普氏原羚的成年雄性长有标志性的向内弯曲对角。雌性无角。拍摄:张璐。
图2. 尼古拉·普热瓦尔斯基(Nikolay Przhevalsky),俄国探险家。他在中国命名的许多山川湖泊,一个地名都没留下。普氏野马和普氏原羚则在灭绝边缘徘徊围栏网多少钱一平米。照片来自网络。
不过,为什么是鄂尔多斯呢?难道不是青海湖吗?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普氏原羚曾经广泛分布于中国西北的广大草原,包括内蒙古、甘肃、宁夏和青海。中国有三种原羚,其中蒙古原羚生活在蒙古高原,藏原羚生活在青藏高原,而普氏原羚的分布介于两者之间,与蒙古原羚的亲缘关系更围栏网多少钱一平米近。青海湖地区实际上是普氏原羚分布区的西南一隅。20世纪60年代以来,草地开垦、乱捕滥猎,普氏原羚的数量急剧下降,分布范围节节后退,青海湖周边地区成了这个物种*后的避难所。如今,普氏原羚估计有1300-1600头,分布在青海湖周边9个相互隔离的分布区中,是我国*濒危的有蹄类动物。
图围栏网多少钱一平米3. 普氏原羚曾经广泛分布在中国西北,如今偏安青海湖。制图:张璐。
盗猎和围栏被认为是普氏原羚的两大杀手。2002年前后,民间枪支上缴,盗猎得到有效遏制,然而这些年来普氏原羚并没有显著增长。林业部门常常举例增加了多少头、栖息地增加了多少块,以此说明保护措施有成效。然而数量的变化很大部分原因是调查做得更彻底了,发现了一些以前没发现的小种群。于是,围栏就成了关注的焦点。民间保护人士甚至声称:不以拆除网围栏为核心的普氏原羚保护措施都是“耍流氓”。林业部门则回应道,网围栏是历史原因,需要“科学决策”。
图4. 正在跳跃围栏的普氏原羚。拍摄:张璐。
那么,围栏对普氏原羚到底有什么影响呢?
传统上,青海湖周边的牧民也游牧,普氏原羚和家畜生活在同一片草场上。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畜草双承包”政策,围栏作为草地管理的重要手段被引入,用来明晰和界定草场产权,帮助牧民更细致地管理草场。比如,将*好的草场围起来作为家畜冬季的产羔场。结果是,对于普氏原羚来说目前已经不存在“没有围栏”的草地。它们生活在围栏隔成的网格里,区别只是网格的大小,或者说围栏密度的高低。
对于普氏原羚来说,围栏并非不可逾越的障碍,它们可以跳过或者钻过围栏。然而每一次穿越都有风险,可能被刺丝刮伤,或被铁丝绞死。对个体的影响*终会反映到“种群分布”上,也就是它们在哪里出现、不在哪里出现。一旦动物在原有的某分布区消失,也就是不再出现,我们称为“局部灭绝”,或“区域性灭绝”。回顾普氏原羚的历史,五十年间的大踏步退缩,就是一连串的局部灭绝。
图6. 被围栏绞致死的普氏原羚。拍摄:刘佳子。
那么,怎样评估围栏对普氏原羚分布状况的影响呢?
从2008年到2009年,我和小伙伴们在在普氏原羚的8个分布区中走了1203公里的平行样线。想象一把大梳子将调查区域耙一道,耙痕就是我们的平行样线,每条样线相隔1公里(部分区域为2公里)。每当遇上围栏,就记录围栏的位置、高度、有没有带刺丝,同时记录碰到的普氏原羚的粪便、家畜、牧民房屋。作为对照,在每个分布区的旁边挑一块没有普氏原羚活动的地方,照样耙一道,然后和分布区做对比。结果发现,非分布区内的围栏密度和高度均高于分布区。
图5. 正在做平行样线调查的张璐和刘佳子。拍摄:吴永林。
那么,我们能说围栏干扰了普氏原羚的分布吗?且慢。
我们还发现:草长得越好,围栏越多;离牧民房屋越近,围栏越多;草长得越好,家畜也越多。草地、围栏、房屋/人、家畜,很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了普氏原羚的分布。
好吧,那就同时考虑多个因素,使用“逻辑斯蒂回归”确定哪些因素对普氏原羚的出现与否影响显著。这些因素包括围栏密度、围栏高度、带刺丝围栏的比例、家畜密度、草地生物量、以及到牧民房屋的距离。每年夏季,青海湖周边的牧民迁移至其它区域放牧。因此,样线调查在春季和夏季各开展一次,回归围栏网多少钱一平米分析也分季节进行。结果显示,不管是春季还是夏季,围栏密度和围栏带刺丝比例都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也就是说,围栏密度越高,带刺丝围栏的比例越高,普氏原羚出现的概率就越低。至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围栏确实干扰了普氏原羚的分布。
前面提到,草长得越好,围栏越多。这是因为牧民倾向于在优质的草地上建造更多的围栏,以便进行更细致的管理。由于围栏的阻挠,普氏原羚难以利用优质的草地,这种影响在食物缺乏的冬春季节尤为严重。占据了优质草地的家畜在冬季仍需干草补饲,普氏原羚被围栏限制在次等草地上,生存状况可想而知——这些年来普氏原羚没有显著增长,原因之一可能就在这里。
然而,增加围栏建设是农业部草原政策的一个重点,更多更高且带刺丝的围栏还在不断被建造。普氏原羚还有前途吗?面对围栏我们无能为力吗?
2013年,我的师妹刘佳子在青海湖北部的分布区调查了普氏原羚跳过围栏的情况。她发现,“围栏平均高111厘米,成年普氏原羚跳过这一高度的成功率仅为20%。不仅如此,52%的围栏顶部带有刺丝,带刺丝围栏的平均高度为123厘米,成年普氏原羚跳过这一高度仅有6%的成功率”,“当围栏高度由118厘米降至78厘米时,成年普氏原羚跳过的成功率从10%上升至90%。当围栏高度为71厘米时,成年普氏原羚跳过的成功率为95%”。她还发现,“大多数幼仔可以通过从下往上一至三道铁丝的高度(6–32厘米),两条水平铁丝间的宽度不小于44厘米”。
大面积拆除围栏,可能成本太高、不太现实。那么去掉刺丝呢?围栏高度降低一点呢?普氏原羚能够选择低矮的围栏通过,如果大面积改造围栏成本还是太高,那么在局部建立围栏矮一点的通道呢?
在中国西部,没有哪种动物研究得比普氏原羚更清楚,也没有哪种动物比它们更容易从人类的保护措施中获益。只要拆掉或改造一些围栏,就能显著改善普氏原羚的生存状况。当然,除了围栏,还有无处不在的牲畜和日益拥挤的旅游。后两者是当地社区的主要收入来源,对围栏的调整还是相对简单的。在中国,政府部门拥有*多的资源、*大的力量。而面对濒临灭绝的普氏原羚,农牧和林业部门政策矛盾、相互推诿,保护措施动作缓慢。当普氏原羚消失在遥远的青海湖畔,我们可能感受不到任何变化,而上千年万的生物演化留给我们的无可替代的自然遗产,将永远丧失美丽的一环。
参考文献:
l Zhang, L., Liu, J., Mcshea, W. J., Wu, Y., Wang, D., &Lü, Z. (2014). The impact of fencing on the distribution of Przewalskisgazelle. The Journal of Wildlife Management, 78(2), 255-263.l Zhang, L., Liu, J., Wang, D., Schaller, G. B., Wu, Y.,Harris, R. B., ... & Lü, Z. (2013). Distribution and population status ofPrzewalski’s gazelle, Procapra przewalskii (Cetartiodactyla, Bovidae).围栏网多少钱一平米